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基础科学研究

  • 非线性矩阵方程X-A*(R+B*XB)-tA=Q的正定解

    钟艳林;孙德红;李璞金;

    利用闭凸集上单调算子不动点定理,给出了非线性矩阵方程X-A~*(R+B~*XB)~(-t)A=Q存在正定解的条件,并通过构造迭代矩阵序列的方法求得了非线性矩阵方程的正定解.利用数值算例进行验证表明,所给迭代矩阵序列方法是可行性的.

    2025年01期 v.51;No.15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具有差异性自食的宿主-寄生模型动力学分析

    刘飞燕;刘俊利;

    研究了一个具有差异性自食的宿主-寄生模型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利用常微分基本理论、简单的数学分析、线性化方法以及构造Dulac函数,依次证明了模型的非负有界性、平衡点的存在性、平衡点的局部及全局渐近稳定性;其次,研究了模型的一致持久性以及鞍-结点分支,并给出了模型发生鞍-结点分支的条件;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可为防治生物病虫害提供良好理论依据.

    2025年01期 v.51;No.157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不完全信息场景下基于成本最小化的生产决策研究

    朱再胜;洪昙飞;施位徽;姚文哲;顾天乐;刘会平;

    在零配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次品率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以成本最小化和质量控制为目标建立了最小化成本效益模型.该模型利用抽样检测方案来确定抽检样本量,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来得出最优抽检策略.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考虑产品质量,又能锁定最低成本的决策路径,因此能够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云计算调度任务分配及优化

    沈建国;

    为了优化计算机对队列任务的调度效率,将双深度Q网络和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决策优化的任务调度模型.在该模型中,双深度Q网络主要用于拟合计算机的任务调度过程,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任务分配与优化.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用于协同分配生成的任务队列,以提升任务分配的整体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与蚁群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相比,该调度模型在迭代过程中的收敛速率最高,最终任务执行时间为182 ms,且任务执行效率比其他算法提升了15.71%~31.34%.另外,在低任务量状态下,该模型的调度效果也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且任务逾期时间范围不超过10 ms.上述结果表明,该模型经过优化后能够保持较好的任务调度效果,且可有效提升计算机对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因此该算法可为计算机的任务调度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具有双钙钛矿结构的Ca2GdSbO6:E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及其温敏特性研究

    金煜浛;田莲花;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_2Gd_1_xSbO_6:xEr~(3+)荧光粉,并利用常温激发、发射光谱和变温发射光谱对其光谱性能以及温度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a_2GdSbO_6:Er~(3+)荧光粉在379 nm激发下产生较强的绿色发射和较弱的红色发射,分别对应Er~(3+)的~2H_(11/2)/~4S_(3/2)→~4I_(15/2)跃迁以及~4F_(9/2)→~4I_(15/2)跃迁.光致发光强度(PLE)与Er~(3+)离子的掺杂含量有关,当Er~(3+)的掺杂含量为0.07时,样品的光致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浓度猝灭机制主要为最近邻离子相互作用,其临界距离为1.504 nm.基于~2H_(11/2)和~4S_(3/2)这两处热耦合能级发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研究了样品的温度敏感性,当温度达到480 K时~2H_(11/2)和~4S_(3/2)能级的发射强度分别为室温下的1.34倍和33%.样品的最大绝对灵敏度为0.009 K~1,最大相对灵敏度为1.40%K~1.上述结果说明Ca_2GdSbO_6:Er~(3+)荧光粉有潜力应用于荧光测温领域.

    2025年01期 v.51;No.157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Stacking回归模型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预测方法研究

    何素贞;杨冬平;

    为了更好地预测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回归模型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序数和原子数百分比构建特征向量,然后通过结合Extra Trees、Ridge Regression和XGBoost 3种算法的Stacking回归模型对临界温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预测超导材料临界温度(决定系数R~2为0.93),且优于Kam H提出的方法.与采用复杂特征工程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简便性和有效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研究结果为超导材料临界温度的智能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1期 v.51;No.157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噻吩并[3,2-d]嘧啶母核探针分子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陈太杰;赵旭飞;燕宇航;

    以2-氯-7-碘噻吩并[3,2-d]嘧啶为起始原料,通过Heck偶联和Suzuki偶联等反应合成了一种荧光探针分子DTP-VBT.利用核磁共振(NMR)谱、质谱(MS)对DTP-VB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光谱(IR)对DTP-VBT的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DTP-VBT对氯氧根离子(ClO)具有优异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其识别机理为ClO对硼酸频哪醇酯基团的特异性氧化而使得探针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荧光探针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的槐耳提取物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何志强;李浩;

    为了探讨槐耳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利用转录组学分析了其作用机制,采用CCK-8实验测试了不同浓度的槐耳提取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HepG2细胞的mRNA表达,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癌细胞的差异基因的富集功能和富集通路.CCK-8实验表明,槐耳提取物对HepG2细胞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IC_(50)值为11.92 mg/mL.转录组测序筛选出3855个上调基因和3 591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调控、代谢调控和蛋白质降解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表明,槐耳能够显著影响NF-κB、MAPK、Hippo、AMPK等与肿瘤相关的经典信号通路.上述研究表明,槐耳提取物能够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癌细胞转移.

    2025年01期 v.51;No.157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益智果实挥发油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小鼠影响的研究

    曹子琳;沈秋雁;邹文欣;何佟;董战玲;王丹妹;

    为探讨益智果实挥发油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小鼠的影响,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组(CRS组)、氟西汀组和益智果实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1.00,0.75,0.50 mL/kg)共6组(每组10只).研究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益智果实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空白对照组旷场实验进入中心区的时间以及益智果实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臂区的滞留时间均显著延长,益智果实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与氟西汀组SOD活性、GFAP阳性率显著增加,神经细胞形态学相对正常.研究表明,益智果实挥发油可以降低慢性束缚应激抑郁小鼠的抑郁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智果实挥发油通过提高SOD活性,从而可减少小鼠体内自由基的堆积和减轻氧化损伤以及增加海马神经元的再生有关.

    2025年01期 v.51;No.157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因素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徐敏;徐俊;

    为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功效系数法分别研究再生微粉、再生骨料、水胶比、增强剂等因素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微粉的增加,透水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再生骨料或增强剂的增加,透水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呈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水胶比的增加,透水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呈先下降后提升的趋势.在透水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组合中,综合性能较优的组合为再生微粉5%、再生骨料20%、水胶比0.25、增强剂4%.

    2025年01期 v.51;No.157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应用科学研究

  • 张量Z-特征值的最优参数定位区间及其应用

    石求化;赵建兴;

    研究了张量Z-特征值的定位及其应用问题.首先利用张量Z-特征值的一个已含有参数定位区间,并通过选取最优参数得到了其在最优参数下的定位区间;其次,利用该最优参数所得的定位区间给出了一个判定偶次齐次多元多项式正定性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v.51;No.15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冷链配送路径优化方案

    陈颖;姜建满;杨磊;

    针对单一算法求解冷链配送最优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冷链配送路径优化方案.该方案将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融合,在粒子群算法中增加了微扰量,进而可避免算法陷入停顿并提升最优解的质量.以合肥市S生鲜公司的实际门店配送问题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改进的遗传算法总成本比S公司现有配送方案费用减少了26.5%,因此该方案可为冷链配送公司的配送决策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贪心算法的高校学生助理排班程序设计与应用研究

    孙前祖;耿晓磊;杨玉珂;王孝齐;张宗宇;

    为了提升高校学生助理排班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学生助理排班程序设计方法.实际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生成相对公平合理的班次安排,而且排班结果还能为管理部门的学生助理人数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该方法可为提升高校学生助理排班以及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工作场景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输出约束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跟踪控制

    李晓梅;郭晓君;陈学军;

    为提高具有位姿(位置和姿态角)输出约束的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WMR)的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为了使移动机器人的位姿输出能够保持在预定的约束条件下,构造了积分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然后,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设计了轨迹跟踪器,以此实现位姿能够快速地跟踪期望值;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不仅能够保证WMR的输出满足约束条件,而且在约束下WMR能够更快速、稳定地自主跟踪目标.

    2025年01期 v.51;No.157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款新型闪存转换层的设计与优化

    荆坤坤;汪丹丹;纪启国;陈芳;唐晓菀;朱倩;

    为了降低闪存转换层对内存资源的占用,设计了一款新型的闪存转换层算法,该算法包含负载均衡、扇区映射、垃圾回收、坏块管理等模块.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运行时所需内存大小与用户使用时配置的情况有关,其中最大所需内存取决于闪存包含的所有映射信息的大小,最小所需内存为132字节;因此,该设计在嵌入式应用场景中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51;No.157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电磁感应热成像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王金圳;

    为提高钢结构损伤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热成像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利用电磁感应加热钢结构,以产生温度变化.(2)利用红外热像仪捕捉钢结构的温度变化,获取红外热图像.(3)通过钢结构试件的热传导方程处理红外热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4)从增强后的图像中提取出钢结构的温度分布特征,并计算特征有效值.(5)计算钢结构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以确定钢结构的损伤位置,并据此计算损伤监测值.(6)根据损伤监测值划分钢结构的损伤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钢结构的损伤区域,且检测精度、处理速度和易用性等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该方法可应用于钢结构的检测中.

    2025年01期 v.51;No.157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退化数据和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桥梁构件可靠性分析

    陶明珠;

    为提高预测桥梁构件性能的准确性,构建了一个基于退化数据和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桥梁构件性能退化过程预测模型及安全性分析模型(BDS模型).BDS模型综合考虑了桥梁构件性能退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和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引入时变参数和时不变参数,以及利用条件概率表和“正向-反向”算法对桥梁性能的退化状态进行精确计算.研究表明:在监测的第10 d,模型对2个监测点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4.5和4.3 MPa~(-2),显示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在第30 d的监测中,2个监测点的极值抗弯承载力分别为32.36和32.34kN·m,与实际值接近.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先验模型进行修正后,BDS模型预测得到的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在60a内优化了7.37%~37.93%.表明BDS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桥梁构件可靠性的精度,可为桥梁的性能退化预测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小波分析的超声波在镁碳砖探伤检测中的降噪作用研究

    郭健鹏;刘猛军;唐守锋;

    为有效提高镁碳砖探伤检测中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噪比,研究了小波分析方法对超声波探伤信号的降噪作用.研究表明:小波分析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信噪比,还能够在局部范围对信号波形进行优化;因此,小波分析方法在镁碳砖探伤检测中具有应用潜力.

    2025年01期 v.51;No.15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力电压调节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程澳;林建新;

    为提高电压调节的精确性和适应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力电压调节系统.该系统由电压数据采集模块、自适应算法处理模块和电压调节控制模块组成.系统采用自适应算法采集和处理实时电压数据,利用输出控制信号调节电压,并通过实时监测运行状态来确保安全运行.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电压调节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以及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为电力系统的电压调节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方雨兴;李梅;

    为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混合预测模型.利用2017年安徽省小时级电力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表明,CNN-LSTM混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达到99.99%,均方根误差值为0.04%,显著优于单一模型和其他组合预测模型.因此,CNN-LSTM混合预测模型在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25年01期 v.51;No.157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马齿苋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曹晟;左红梅;肖樾笛;李心茹;丁嘉;杨博云;邰屹;刘欣哲;左红香;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相关作用机制.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获取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基因进行校正;其次,从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筛选骨关节炎的疾病靶点,并结合STRING平台、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马齿苋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最后,分子对接实验探究马齿苋活性成分与骨关节炎靶蛋白的亲和力与结合模式.结果初步表明马齿苋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通路机制对骨关节炎进行干预.这一发现为后续深入探讨马齿苋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5年01期 v.51;No.157 11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社区医疗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朱嘉莉;聂坚强;

    为了分析社区医疗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利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已发表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的社区医疗期刊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社区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社区医疗职能、影响因素和提供社区医疗服务的机构这3个方面,其中“医联体”“全科医学”代表国内社区医疗研究的前沿方向.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社区医疗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设性建议.

    2025年01期 v.51;No.157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三级预防的纽曼系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影响

    李妙莺;李晓敏;吴妙华;

    为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以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三级预防的纽曼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三级预防的纽曼系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2025年01期 v.51;No.157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陆晓菲;

    为了探究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选取南通市35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350例老年人中共有65例处于健康状态(18.57%),285例处于非健康状态(81.43%);年龄、居住地、医疗保障、既往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史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均P <0.05),其中OR值>5的指标包括医疗保障、既往病史和吸烟史.研究结果可为预测老年人健康风险和制定老年人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51;No.157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教育教学研究

  • 新工科背景下概率统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概率统计教学团队为例

    温鲜;霍海峰;庞建华;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概率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目标重知识轻应用,教学理念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单一等问题,以广西科技大学概率统计课程改革为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一体化改革.广西科技大学概率统计教学团队通过革新课程体系、重塑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优化“金师”团队和增加实践创新环节等课程改革方法,建立了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一体化改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该教学改革方法可为进一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工科人才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为例

    马亚丽;张芮;

    为了提高课程现代信息化教学水平,优化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传统授课模式下课程教与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为例构建了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成绩,同时可为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大学为例

    汪圣杰;邓彪;张胜;汪俊锋;徐太龙;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合肥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的电路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实施“学思行”教学改革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理清课程目标与“学”“思”“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新了教学思路,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学思行”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能更好地契合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25年01期 v.51;No.157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优化

    王冠;

    为了更好地将BIM技术融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体系,通过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体系的基本条件,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优化课程体系.该研究可为我国高校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PDCA循环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钱云英;姚建新;蒋捷;朱丹婴;张晓梅;陈琴珍;陈轶;钱桂英;

    为提升临床教学质量,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人员、临床教师和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于PDCA循环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后,教学管理人员、临床教师和实习医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均在4分以上(5分制);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带教教师比例优化,教学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有效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可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块化教学在PAD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分析化学课程为例

    任丽英;李倩倩;胡佳敏;

    以分析化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模块化教学在PAD课堂中的应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对接企业项目将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模块,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分工协作、整合校企资源,教学模式采用PAD课堂与模块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评价采用理论+实践+职业的多维度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成绩优良,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无不合格情况.该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校企合作背景下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参考.

    2025年01期 v.51;No.157 16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